宇宙萬物都是一種振動狀態,愛因斯坦的老師-物理學家普朗克博士曾說過「所有有形無形的物質,都是不斷振動的能量。振動頻率高的成為無形的物質,如思想、感覺和意識;振動頻率低的成為有形物質,如人體、桌子」。所以我們身體的每個部位、組織以至我們的情緒、思想都擁有不同的頻率,頻率相同的就會相互吸引,反之就會排斥。
“能量是可以轉換的”,可以從振頻低的一極轉換成連續體上振頻高的另一極,這一事實對人類來說可是個大好消息,這表示我們是可以經由一些方法來調高我們自己的能量! 共振能使低頻變高頻, 為了說明能量是如何從低振頻轉換到高振頻,必須提到1665年荷蘭科學家賀金斯(Christian Huygens)所發現的“共振原理”(entrainment):當兩種有著不同周期的物質能量相遇時,振動韻律強大的物質會使較弱的一方以同樣的速率振動,而形成同步共振現象。也就是說,強大韻律的振動投射到另一有相對應頻率的物體上,而此振動韻律弱的物體由於受到相對應頻率之週期性的刺激,因而與較強的物體產生共鳴而振動。
美國著名的精神科醫師大衛‧霍金斯(Dr. David R.Hawkins) 與其他學者一起,花費了20多年的時間,通過研究人的意識和人體振動頻率,制定出「人類意識分布圖解」(The Map of Consciousness Explained)。研究指出人的不同心態和情緒都會有不同的震動頻率: 善的能量級別高,惡的能量級別就低。霍金斯博士的意識分布圖解中,能量級別200是分界點,它代表振動頻率是20,000HZ。低於200的意識能量,是負面的,對人有害的。霍金斯博士認為,人的能量級別低於200時,就容易生病。通常人的邪念會導致人處於最低的能量,但是人在承受巨大痛苦時,其能量也會很低,傷害人的健康。
人體組織中,70% 以上是水,水本身就是很好的聲音介質。頌缽療癒是從體外將健康的頻率帶進失衡的部位,利用聲波在體內水分子共振的原理,溫和循序漸進地將體內一個個失序變調的角落導正回到正常健康的工作頻率,最後達成一個更大的整體和諧。